文徵明

明·陆师道《临文徵明吉祥庵图》
0
0
文徵明《溪桥策杖图》,纸本墨笔,95.8×48.7cm,明代
0
0
文徵明《春林策杖》
0
0
明代 文彭《雪赋》之三 文彭(1498-1573)中国明代篆刻家、书法家。字寿承,号三桥,别号渔阳子、三桥居士、国子先生,今江苏苏州人。明代“吴门四家”文徵明的长子。书法初学钟、王,后效怀素,晚年则全学过庭,而尤精于篆、隶。文彭书《雪赋》纸本,共11页,每页纵20.5厘米,横13.5厘米,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。
0
0
#写给2019# #全民书法秀# “ 温润秀劲,意态生动 … ”丨文徵明 小楷
0
0
#全民书法秀# #写给2019# 文徵明 · 89岁《赤壁赋》 …
0
0
名 称:《风竹》扇面 作 者:文徵明 年 代:明代 尺 寸:纵18CM,横54CM 钤 印:徵明 馆 藏:故宫博物院 赏 析:此幅《风竹》将竹叶的“动势”描绘的唯妙唯俏。风竹的姿态、取势全在于枝叶,枝叶要依风而倾斜,用笔要贯气、利落,画出随风摇曳的感觉。文徵明在方寸上面之上只取竹页摇曳一角之景,可谓潇洒飘逸,生机盎然!
0
0
文徵明 · 66岁书法
0
0
文徵明 溪山幽居图
0
0
文徵明 水榭消夏图
0
0
文徵明 千林曳杖图
0
0
明 文徵明 蕉石鸣琴图轴
0
0
赵子昂《行书千字文》 《千字文》原本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才子周兴嗣所编纂的千字韵文。梁武帝喜爱王羲之的书法,便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字,以便于日后的书法练习。 但是这1000个字杂乱无章,练起来枯燥乏味,于是梁武帝命周兴嗣将之编纂成文,周兴嗣当时犯了事,便戴罪立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将这1000个字连成句,凑成文,合撤押韵,朗朗上口,视为千古佳作。 历史上誊写《千字文》次数最多的者,莫过于王羲之的后人智永和尚,相传智永誊写了八百多本《千字文》,奈何抵不过历史的烟云,到如今遗留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,且都不清晰辨认出其字。 除了智永之外,还有无数大家誊写过《千字文》,比如说赵子昂、文徵明、褚遂良、欧阳询、鲜于枢、祝枝山等人,其中赵子昂誊写的《千字文》可以说是书法史上最精湛的1000个字。 《行书千字文》写于赵子昂晚年时期,是其一生书法最为老辣、娴熟、精湛的时期。其书法没有采用唐宋时期的意趣,而是直追王羲之、王献之的书法韵味,颇有魏晋书风之感。 此书法先是采用楷书形式书写,严谨工整,字字精到,到最后越来越舒展随性,过度称了行书,圆活遒劲、俊秀雅致。
0
0
陈淳是画史上称之为“吴门画派”中的一员,然而他在绘画上能超越其师文徵明,不受文派主体画风的羁束,在花鸟和山水画领域俱能另辟蹊径,别成新调。就他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而言,称得上是“吴派”中仅次于沈周和文徵明的第三号人物。
0
0
(玄)明 文徵明 手卷全卷纸本27X222
0
0
明 文徵明 行书千字文(2) 26.5x387真迹扫描大图
0
0
(明)文徵明《致妻札》,上海博物馆藏
0
0
文徵明 小楷《醉翁亭记》
0
0
文徵明《竹林深处图》,明代
0
0
#江南百景图满月庆# (上) 文徵明和吴黎好甜 画师vb:小紫荆花花花花
0
0
#江南百景图满月庆# (下) 文徵明和吴黎好甜 画师vb:小紫荆花花花花
0
0
#江南百景图满月庆# (上) 文徵明和吴黎好甜 画师vb:小紫荆花花花花
0
0
赵子昂《行书千字文》 《千字文》原本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才子周兴嗣所编纂的千字韵文。梁武帝喜爱王羲之的书法,便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字,以便于日后的书法练习。 但是这1000个字杂乱无章,练起来枯燥乏味,于是梁武帝命周兴嗣将之编纂成文,周兴嗣当时犯了事,便戴罪立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将这1000个字连成句,凑成文,合撤押韵,朗朗上口,视为千古佳作。 历史上誊写《千字文》次数最多的者,莫过于王羲之的后人智永和尚,相传智永誊写了八百多本《千字文》,奈何抵不过历史的烟云,到如今遗留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,且都不清晰辨认出其字。 除了智永之外,还有无数大家誊写过《千字文》,比如说赵子昂、文徵明、褚遂良、欧阳询、鲜于枢、祝枝山等人,其中赵子昂誊写的《千字文》可以说是书法史上最精湛的1000个字。 《行书千字文》写于赵子昂晚年时期,是其一生书法最为老辣、娴熟、精湛的时期。其书法没有采用唐宋时期的意趣,而是直追王羲之、王献之的书法韵味,颇有魏晋书风之感。 此书法先是采用楷书形式书写,严谨工整,字字精到,到最后越来越舒展随性,过度称了行书,圆活遒劲、俊秀雅致。
0
0
文徵明 · 66岁书法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