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 貂皮嵌珠皇贵妃冬朝冠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 依《皇朝礼器图式》所载,这是清代皇贵妃的冬朝冠,意即在大典穿着礼服时的冠帽。全冠以黑色貂皮为边,朱色纬线覆盖顶面,七只密嵌珍珠的金凤和一只嵌猫睛石的金翟缀于周边﹔凤首向外伸向帽沿,凤尾如花束向上扬开﹔翟首口衔三行珍珠串,中贯以青金石结。冠顶高耸起三只金凤上下相叠,以东珠相间隔,是整顶帽子最醒目的装饰。冠后护领,垂明黄绦二,中贯珊瑚结。整顶冠帽所用的黑绒与朱纬、黄金与珍珠的颜色对比,十分亮丽,也显现相当的地位的荣耀。
0
1
-
dtpu_bb4bb1dc03d…
发布到 清饰 -
图片评论
0条
清(乾隆)【透明玻璃戗金盖碗】
碗圆形,平底,有盖。通体由无色透明玻璃制成,盖及碗外壁纹饰相同,均阴刻戗金如意云头纹和蕉叶纹。
玻璃戗金为清乾隆朝出现的玻璃工艺新品种。与此盖碗配套的还有盘和小碗,且数量较多,应为皇家御用生活品。此盖碗质地润洁,光泽度较好,加以金彩奕奕的纹饰,愈显明净而华丽。
从细节图可以清晰看到手工戗金的每一个笔触,精雕细刻的蕉叶纹在碗底围聚着盖碗,口沿一排相当华丽的如意云头纹,彰显了皇室的富贵感。
今天我们也有很多茶友尝试颜色缤纷的琉璃盖碗,或者无色的全透明玻璃盖碗,从外部看茶汤的感觉,给茶席增添了一份乐趣。
1
10
【杏黄缂丝金龙双喜字女朝袍】——清,现为沈阳故宫国家二级文物。身长133厘米,腰宽70厘米,袖长89厘米,袖口24厘米,下摆宽110厘米。圆领,大襟右衽,马蹄袖,袖、身相接处有接袖,左、右、后三开裾。袍身缂织金龙十七条:两肩、前后及两袖端正龙各一条;底襟缂行龙一条,下摆前后及两端接袖缂织行龙各两条,披领缂织行龙两条。间饰五彩祥云,蝙蝠及双喜字等纹饰,下幅缂织海水江崖和八宝平水。有披领,无背云。袍面以石青色缠枝莲织金缎镶边,衬蓝绿绸里,披领为红云缎里,缀铜鎏金錾花扣六枚。
『清代,皇后、皇太后用黄色,为最高等级的用色;贵妃、妃用金黄色;太子妃等用杏黄色。』
0
1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0
6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0
8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0
10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1
8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0
7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0
7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0
7
[cp]清|佚名《雍正十二美人图》
绢本 设色 每屏纵184厘米 横98厘米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套图是康熙、雍正年间的宫廷画家所绘,作者待考。作品代表了此时期人物画的较高水平,画家精心绘制了时为雍亲王的胤禛心目中汉族女子的典型形象。据专家考证满族女人一耳带三支耳环,此是一只,故不是雍正的妃子写照。此套图造境优美,人物娴雅,尽得皇家风范。
十二图分别是:
⒈裘装对镜;⒉烘炉观雪;⒊捻珠观猫;⒋持表观菊;⒌倚榻观鹊 ;⒍博古幽思;⒎桐荫品茗;⒏烛下缝衣;⒐消夏赏蝶;⒑倚门观竹;⒒立持如意;⒓抚书低吟。
[good][作揖]#约会博物馆##书画界艺术#[/cp]
0
8
图片评论
0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