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政元年的1818年,荣太楼总本铺的前身由第一代的“德兵卫”带着自己的长孙“安太郎”和次孙“安五郎”,从“饭能横町”到江户以商号“井筒屋”贩卖煎饼起家。随后继承家业的第三代“细天安兵卫”(乳名荣太郎),1857年将自己父亲为止的“井筒屋”的路边小铺,转移到江户日本桥西河岸,也是现今“荣太楼”的所在。后改经营“金锷烧”,一种面粉包馅,上下两面经油煎炸的小吃。连同商号一并改为自己的乳名“荣太楼”。并在这期间创出有平糖,形如梅干遂取名“梅干糖”还被庶民亲切的称作“荣太楼糖
赞
评论
收藏
更多
5金泽周边自古就是传统工艺的昌盛之地,留存的加贺绣因技法多样与极其高超的表现力而享有崇高的声誉,博得极高的人气。纤细华丽的表现方式为高级和服锦上添花,亦成为点缀摩登披肩,提包等现代生活元素中的装饰。金泽市内数间工房中“今井刺绣”曾为最古,誉为“加贺绣IMAI”。认定为“传统工艺士”的“横山佐知子”师从于主宰工房的祖母“今井フクヱ”,是活跃的传承人。而祖母自嫁入今井家开始,承袭传统加贺绣60余载,开设工房培育后继者。只是近年对传统刺绣工艺需求的减少,后继乏人,与机织刺绣的冲击,各工房也举步维艰。不幸的是曾为最古的今井刺绣铺今年2月倒闭破产,祖母也在上月他界,仅留下珍世绣品流芳
0
91
6一年生的蓼蓝栽培种植时近乎神圣,选择德岛地区燕子归来的三月,择大安日播种。平整土地自必不可少,还须撒些石灰垫底,苗床必是可供滋养的细土,播种后再覆盖些细砂掩盖起种子,之上覆盖防护网用以抵御那多嘴雀鸟的馋食。最后苗床旁以“御神酒”加以祭祀,祈求一整年相安无事丰盈收获,而这一切才仅仅是个开始。发芽出苗后便是一年不间断的除草、培土、施肥、除虫⋯⋯时光流淌到6月的下旬终于迎来第一次的切割,保留根部切下的蓼蓝经天光晾晒,充分干燥后,再由风力筛选出茎与叶留作后用;经过一个月的生长,到7月下旬蓼蓝又长至50cm左右,再次进行第二次的切割,视蓝叶长势情况,有时还会进行第三次切割。
0
15